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編輯導語:我們在做一款產品之前,往往需要先做競品分析,通過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競品們的優點缺點,來對癥下藥,打造自己的產品。相比于C端來說,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會大一些,那么,我們應該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?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如下6個步驟。

之前文章中有提到過,B端產品經理本質就是滿足企業的“組織欲望”;B端產品的種類繁多,行業不盡相同,不同的行業、不同的使用人群,最后表現出來的特征就不同,產品滿足的需求以及產品最終形態會千差萬別。

我們做一款C端產品或者做某個功能之前,會先進行市場/競品的調研,通過調研來了解市場容量、行業情況、競品情況;但是B端產品與C端產品不同,由于B端產品的定制化、專業性,我們很難深入了。

相比于C端產品,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確實很大,難點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:

  1. 信息獲取困難:因為B端產品大多數都要錢,不要錢的產品要么試用功能少,要么不符合自己公司的產品定位,所以獲取競品信息的渠道途徑較少。另外針對細分領域(例如:無紙化辦公、某某智慧城市管理后臺)資料很難獲取到,就算能獲取到也是一些非常官方的簡單介紹性的東西,對于自己競品分析本身無實質性幫助;
  2. 標準化產品比較低:B端產品早期都是為某一類行業客戶定制化開發的,所以行業客戶特征影響比較大, 組織特征、商業模式、地域特征等影響,都是沒有辦法標準化的;
  3. 分析競品,需要行業內知識,需要充分理解B端產品所在的行業情況,具備行業內的相關知識(例如要打造一個視頻PaaS平臺,至少要知道流媒體從采集到傳輸到播放的整個邏輯,壓縮編碼的一些常見的知識);

所以,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?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: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一、確定目的

首先要確定,自己做一次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,帶著目的去做事情,才能更有方向性。一般的,競品分析的目的有 個方面:

1. 了解市場,尋求產品差異化

通過差異化定位,打造自己的優勢,搶占市場份額。這個層面的競品分析,重點是了解市場,進而確定自己的定位。

例如:早期的美團,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,競品的分析,發現創辦了5年的餓了么,雖然已經進駐12個城市,但是全國至少還有18個消費能力更強、更應該進入的城市,處于空白階段,而這正是美團的機會所在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2. 了解競品,學習借鑒

學習借鑒對方的優勢,借鑒對方的產品設計;構建完善自己的產品壁壘,深入挖掘需求后,構建自己的產品生態。

例如:抖音火爆的時候,微視早期版本與抖音的相似度非常高,在KOL的引入上,呈現的內容上,都是一路模仿,學習借鑒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3. 了解市場與競品,監控行業動態

對于相對成熟的產品,要定期對市場情況,行業數據,市場的競品情況進行調研:

一方面,產品經理要時刻了解行業的變化趨勢,了解產業鏈的變化結構;另一方面也要同步了解市場上是否有新進的競品出現。已有競品是否有戰略性調整,是否推出行業新玩法。

舉個以前自己公司的例子:當時我們每周都會輸出一份標準的產品運營報告,在報告中,會對部分產品的部分維度進行“以周為顆粒度”的實時監控,大致結構如下: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二、選擇競品

1. 競品的選擇維度

一個領域內,總會有很多公司推出自家產品,不同領域也會有公司介入,各類競品蠶食市場的整體份額,那么要如何選擇競品來進行分析呢?

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分析:

1)產品的“祖宗”

該領域內首個產品;要了解對方的創始人背景、當時的想法、經歷等等,有可能順著對方的思路可以做一些微創新。例如SaaS云視頻會議行業,國外的zoom。

2)直接競品

即與自己即將要做的產品方向最相關的競品,也叫對標產品。直接競品需要全方位的了解,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。

3)間接競品

即與自己產品方向看似不相同,或產品方向不完全一致的產品,例如:外賣市場蠶食了泡面市場。

4)頭部競品

即在行業內做的比較領先,市場份額處于領先的產品,例如:騰訊會議在中國的SaaS云會議里處于第一的位置。

5)關鍵干系人的推薦

即可以決定產品方向的人給出的推薦產品。

例如:銷售發現客戶已經在用一款OA系統但即將到期,銷售通過自己的關系,將下一期的訂單拿下,并告知產品部門,客戶之前用的產品以及相關資料,希望產品部門能夠做的更好。

那么這個時候做競品分析時,就需要仔細研究干系人推薦的產品。

2. 如何找尋競品

根據以上幾個維度,我們可以去篩選我們的對標競品;我們該如何去查找競品呢?競品獲取的途徑都有哪些呢?

1)關鍵詞聯想

通俗的說就是通過一個關鍵詞搜索出來的結果,找到其他的相關關鍵詞。

例如,搜索“產業互聯網”,可以相繼找到產業互聯網分類:交易平臺、增信融資平臺、智能制造平臺、服務業重構平臺;進而進一步去了解每一個平臺是什么,有哪些企業,哪些是跟自己的產品方向更接近的。

這個方法一般適用于,自己目的不是很明確的時候,可以先使用“關鍵詞聯想”來擴展思路。

2)行業論壇

大部分行業都有自己的信息發布平臺,可以去平臺上搜索,例如:搜索“智慧城市論壇”會出現“千家網”。

3)媒體報道/行業峰會/第三方機構/行業報告

我們在查找競品的同時,也在搜集競品的信息。

所以說,一些報告中提到的競品也不能放棄。另外有時候會舉辦一些線下行業峰會、線下的展會,都可以參加,尋找競品,搜集信息。

4)企查查/天眼查/愛企查

通過這些網站,可以找到對應的一些競品。

例如:在天眼查中搜索“平安智慧城”并進入該公司的主頁下,瀏覽可以看到很多關聯競品,不過這些不是很精準,需要對每個競品進一步的瀏覽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5)七麥數據

如果已經找到某一款競品,尤其是APP類的產品,可以在七麥數據網站中搜索它,然后查看其“IOS版本→應用信息”頁面一直下拉,會看到官方的推薦,從中可以查找。

例如:我通過騰訊會議可以找到的競品如下: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三、選擇分析維度

一個競品的分析,不僅僅是分析其某個功能點是否好用,更要了解其過往背景,所以我們將從以下3個維度來解構競品分析的維度: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1. 公司維度分析指標

1)發展概況

了解一個公司的發展情況,能夠更加清楚的從宏觀判斷,當前產品背景情況。一般發展概況包括:發展歷史、重大節點事件、核心目標、市場占有率、投融資情況等等。

2)社會資源

除了了解本公司的發展情況,也需要同步了解其所在社會的資源情況,例如:政策情況、行業背景及趨勢、市場容量、優劣勢、公司在行業中的定位等等。

3)人力資源

公司情況了解后,需要了解公司內部,人員情況,對于大公司,一般了解競品所處團隊的人員結構情況即可。

對于小公司,需要了解創始人、管理層結構、優勢及規模等;如果有機會,最好能進一步了解清楚公司的人才構成,各個環節的骨干力量,木桶中的長短板。

4)內部資源

了解當前競品團隊所具備的資源優勢,可以進一步探測清楚競品的研發實力,例如:國企關系、相關兄弟產品的口碑、用戶流量、合作方資源等。

5)資金實力

了解競品團隊的資金實力,也是進一步了解對方的研發實力的手段之一,同時根據其資金實力,可以側面猜測對方的短期、長期策略,例如:盈利壓力、辦公環境、運營推廣費用、薪酬水平。

6)技術實力

了解對方的技術實力,可以更清楚的知道,對方的核心技術點在哪里,有哪些技術優勢。一般的技術實力,從三個方面了解:

  1. 影響用戶體驗的技術,例如:H5混合式開發, 對方的頁面響應速度非常快,但占用資源少;
  2. 技術專利,了解對方專利技術有哪些,都是屬于哪一方面。比如技術性專利,很有含金量,但是外觀性專利則含金量不足;
  3. 技術門檻,了解技術門檻可以更加明確,如果自己要進入對方領域,難度有多少。例如:人臉識別技術,前期需要積累大量的人臉數據,數據獲取就是門檻。

7)戰略定位

了解對方的產品,屬于進攻型產品、還是防御型、橫向擴張產品;不同的戰略定位,公司所投入的資源勢必不同,最后產品成功的幾率也會受到影響。

部分企業,在第一業務發展比較良好的時候,會開始橫向拓展相關聯的更多維度的業務形態,以求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。

8)布局規劃

了解對方接下來要做的產品方向,計劃等信息。同時也要了解清楚接下來對方要怎么做的信息,例如:開發什么功能、招聘什么人員、融資還是并購等等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2. 產品維度分析指標

公司的背景了解清楚后,我們重點要了解競品這款產品的情況,進而找出核心競爭力和優化方向;競品產品的分析,重點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:

1)產品定位

與公司的定位不同,產品定位,重點關注當前競品的核心定位,包括產品屬性、產品定位(設計、定價),供應鏈級,核心競爭力等等。

2)用戶畫像

了解產品的定位后,下一步要了解的是當前產品定位的目標用戶的特征,因為我們是toB產品,所以重點了解目標用戶的組織特征、組織中的用戶特征。

一般的,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一個組織的組織結構、角色權限、功能使用頻率、使用時段、規章流程等等。

3)產品功能

對于產品功能的了解,包括產品的產品業務流程、用戶使用流程、核心功能、特色功能、界面展示情況、迭代優化情況等信息。

4)產品性能

除了功能部分著重關注以外,競品的性能指標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。

例如:頁面打開延遲、視頻卡頓頻率、視頻清晰度、CPU占用率、內存占用率等等,當然根據不同的產品,性能的指標也是不同的,所以不局限于上述性能指標。

5)盈利模式

一般情況下,B端產品的盈利模式很比較明確,軟件授權使用,定制開發、業務分成、SaaS租賃等方式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3. 運營維度

B端產品的運營與C端不同,B端的交付方式比較多,根據交付方式不同,最后的運營方式不盡相同,但大致可分為兩類:

1)類C端產品運營方式

此類產品主要以SaaS類交付為主,多數情況下:

前期通過各類網絡進行推廣,獲取銷售線索;中后期直接發布產品,標準化上線交付,由專門的客戶成功及客服進行對接,完成產品的使用培訓;使用過程中,會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跟進,反饋問題,督促續約等。

所以在做競品調研時,能盡量深入了解這些過程,會對產品的運營有很好的幫助。

2)類軟件開發產品運營方式

此類產品,一般定制化開發程度較多;前期獲客方式與C端產品類似,都會進行各類推廣。

在獲取到銷售線索后,開始與客戶接觸,前期充分調研需求、了解客戶需求及日常流程;然后有專業的方案經理進行方案的輸出和接觸,方案通過后,即開始確定需求,然后進入產品開發。

開發完成后,會有專業的售后工程師、項目實施工程師、培訓講師等對產品進行交付、運維、培訓,例如:系統交付后,提供全部代碼和技術文檔;3個月內為甲方單位提供2次全面系統使用培訓;提供1年的免費運維服務。

在數據維度上,產品的兩類產品的關注維度也不盡相同,前者與C端類似,更加關注下載量、注冊量、激活、新增、留存、轉化、召回等指標;而后者更加關注的是鍵詞搜索排名、銷售額、市占率、百度指數、成本結構等指標。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四、收集信息

了解了競品分析的各個維度,這么多指標,我們該怎樣才能找到相關的指標呢?其實網上也有很多競品分析的方法,這里我就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,做個簡單的總結:

1. 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競品信息

  • 官網:產品介紹、slogan、公司融資情況、高管情況、發展歷史等;
  • 內部出版物:大型企業的一些內部宣傳或培訓功能資料、操作說明;
  • 產品試用:部分SaaS產品提供試用賬號,可以通過試用測試了解產品功能;
  • 聯系銷售:通過口頭溝通、索取紙質材料等方式,獲取產品詳細功能,產品優勢、代表客戶、產品定價等;
  • 官方自媒體:最新的動態,發布的一些新產品信息規劃,功能亮點;
  • 公司財報:對于上市公司可以獲得其銷售數據、盈利虧損情況,對于未上市公司,需要通過更多渠道途徑來側面評估,如官方披露的銷售額等等;
  • 官方案例:獲取代表客戶、服務模式、合作模式、獲客模式等信息;
  • 內部賬號:不同于試用賬號,如果有更好的渠道,利用朋友、同事等獲取競品的內部賬號(競品的用戶的員工),然后對其產品進行體驗測試,會更加了解其產品;
  • 客戶熱線:偽裝成普通用戶或者產品需求方,獲取對方信息。

2. 通過競品的關聯人員了解競品

  • 競品的客戶:假裝成供給側,去找競品的使用方,然后與其溝通,并側面打聽甚至直接了解對方對于某些競品的看法;
  • 核心人員簡歷(經歷):過往經驗、擅長的領域,推測其新的產品方向;
  • 核心人員入職時間:根據一個大方向的迭代周期,計劃其從關閉招聘某個核心崗位開始的時間,大概可以預估出對方何時能上線某些功能;
  • 面試競品公司人員:有時候,往往競品的相關人員會考慮跳槽面試,這個時候,可以主動面試對方,了解對方的一些核心的數據;
  • 招聘jD:根據對方的人才需求趨勢,判斷業務拓展或開拓方向;
  • 獵頭:與競品公司合作過的獵頭、有經驗的獵頭對行業宏觀信息比較了解,可以了解對方的業務方向;
  • 業務合作洽談:有些時候,對于部分間接競品,可以考慮進行資源的整合,此時由競爭關系變為合作關系,可以高效全方位的了解對方的產品。

3. 通過第三方信息了解競品

  • 招投標信息:通過招標采購的中標信息查看價格,提供的服務,進一步了解競品的情況;
  • 近距離觀察:如果通過某些渠道(展會、峰會、博覽會)等可以近距離接觸到競品,可以詳細的觀察了解對方的產品;
  • 行業會議:雖然本質上是為自己做廣告、但是多少有些干貨;一方面可以了解競品的產品,另一方面,可以遇到很優質的同行以及客戶,更加全面的了解行業信息;
  • 第三方網站:很多第三方網站,會刊登競品的相關信息,有些甚至通過調研后會深度分析競品,我們可以借鑒:1)行業報告(宏觀數據):主要用于了解市場規模、行業現狀、主要模式等宏觀信息;2)指數排名(微觀):了解具體某些個產品的指數排名情況;3)公司工商信息:了解產品背后公司的工商、稅務、投資背景、經營風險等情況;4)問答社區:在一些問答社區匯總,可以與競品的客服人員,或者業內人士進行專題討論、專業知識獲取;5)文檔下載:財報、產品文檔、使用說明書、行業報告等;6)數據采集(To B):更加直觀、更權威的企業數據、但是一般要企業采購;7)垂直細分行業:所屬行業垂直領域的信息平臺,有更多專業性的信息可以了解;8)專利/軟著:部分B端產品,有時候會很在乎自己在專業所屬領域的一些知識產權情況,所以了解其是否正在申請某些專利軟/著很有必要,可以進一步了解其對方的戰略布局。

五、信息的分析整理

了解了以上分析維度,那么我們要對某些競品進行分析,該如何展開呢?

一般的,我們會根據自身產品的發展情況,選擇性的進行分析。一般在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,對應分析的側重點會不盡相同,以下是大概列舉的分析側重點,僅供參考:

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

挑選不同的產品側重點,整理成精品分析的大綱,每一個側重點不能憑空猜測,必須要找到切實可行的結果;信息能獲取到就獲取到,獲取不到也不能胡編亂造。

如果加入了自己的猜測,例如寫競品的布局規劃,也一定要說明清楚這是猜測,猜測的依據是什么等等。

以上就是B端產品競品分析的內容。以上所列的指標有很多,實際情況下,不一定能夠獲取到對方的指標,但是要盡量多的獲取到,并且用盡各種辦法,盡量獲得越多指標越好。

六、結論及規劃

競品分析的最后,是要得到自己的結論,而不是簡單的分析一下競品。簡單的分析競品,對競品“品頭論足”,最后無法也就是發發牢騷,沒有任何意義,所以我們在一開始就提到了,要帶著目的去分析競品。

最終的分析結論,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目的,針對性的總結,一般總結的維度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:

1. 競品分析的背景,目標是什么?

一般情況下, 調研競品,要非常明確,自己調研競品的背景是什么?目標是什么?最終的目的是什么?這些問題必須要想清楚,沒有目的的調研,都是“耍流氓”。

2. 競品的選取原則

通常,我們一般會找到很多競品,我們該怎么做取舍呢?一般的,根據競品分析目的來進行選擇:

1)了解市場情況

在產品的規劃初期,或者即將要切入某個領域,我們需要了整個市場情況,了解市場里有哪些玩家,行業產業鏈是如何的。

所以一般情況下,我們會全品類了解競品,然后把產業鏈上、中、下游的頭部代表競品都了解一遍,了解不需要太細,但是要明確每個頭部的產品是什么、定位是什么、優勢點在哪里、相互之間的對比點是什么,然后選擇較為典型的競品,進行分析。

一般選擇的時候,選擇的產品要與自己的戰略方向大致相似,或者相同,在業內屬于頭部,或者某個產品在其競品領域里面,業務覆蓋廣,玩法新穎,一直處于創新者或引領者,就可以選擇其做為競品來分析。

2)學習借鑒

一般的,學習借鑒時,自己已有的產品已經上線,具有一定的市場情況。

此時,根據要學習的目的,選擇代表性的競品。例如,要做界面的改版,則選擇業內界面、交互做的好的產品。當然,一般的也會選擇頭部的產品,因為頭部產品的各個方面都比較領先。

在學習借鑒的時候,不一定要了解自己行業的產品,如果是做頁面交互分析,或者視覺分割分析、或者商業模式分析,可以看看跨領域的產品,從中吸收靈感。

3)行業監控

行業監控階段:一方面要監控市場新的動向,新的新聞等;另一方面要監控已有的產品變化,此時一般會選擇產業鏈上、中、下游比較頭部的產品進行監控。尤其是與自己產品屬于直接或間接的競品,更要密切監控。

總之,要根據分析的目的,有選擇性的去挑選競品。

3. 信息的分析

根據上文提到的分析維度,分析方式,有選擇的進行分析。

一般的,先分析宏觀因素,包括行業發展等因素,再分析微觀因素,包括具體的某些競品,競品的各個維度以及表現指標,從公司維度、產品維度、運營維度上去拆解各個指標,深入的分析。

4. 總結及下一步規劃

整理以上的分析,總結各個產品的優缺點;找到自己要發力的層面,然后規劃和布局,制定自己的產品發展策略。

以上,就是整個B端產品如何進行競品分析的方法步驟梳理。

其實對于競品分析,大多數人會套用網上的模板。但是萬事都有兩面性,對于剛入門的產品經理,可以去套用模板進行分析,看看網上的模板案例都包括了哪些維度,然后自己去套用,梳理成自己的競品分析報告。

如果是在行業內沉淀了多年的產品,其實在競品分析時,不一定要用到模板,更多情況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分析競品;但是在競品分析的過程中,要時刻牢記以下4點:

1)一定要帶著目的去分析競品

競品分析的目的,可能是工作上需要,也可能是自己想要提升這方面的能力,但是一定要明確出自己的目的,然后開始分析,否則就像“無頭蒼蠅”一樣,分析成流水賬,最終沒有任何意義。

2)根據受眾的不同,選擇競品分析的顆粒度就不一定相同

  • 對于產品內部團隊:一般競品分析需要非常詳細,從宏觀到微觀,從功能到性能,盡量把每一個維度指標都進行拆解和分析,詳細的去了解競品是必不可少的;
  • 對于運營團隊:要盡量突出競品新穎亮點的功能,同時要結合運營團隊的運營方法,分析競品在運營、市場策略層面的分析,最終給到運營團隊建議;
  • 對于管理團隊:更多是是側重宏觀的戰略、策略層面,分析競品做的事情,推出的功能邏輯,而分析的最后,一定要給出自己的見解,給出對于自己公司下一步產品的規劃和建議以及理由;
  • 對于研發團隊:更多的是從功能、技術性能維度來進行分析和梳理,通過“對比法”等方法來突出競品在某些技術層面的優勢,從而給出技術團隊相應的建議。

3)根據實際投入資源來進行競品分析

競品分析報告,是一個非常耗費精力、時間的過程,同時產出的結果也很難量化。

對于大公司,有專門的用研團隊、競調團隊來做;而對于中小型公司,不同職位由于關注的角度也不同,所以做出的競品分析維度又不盡相同。

我們需要根據公司可投入的資源(包括時間、人力等)以及需要分析的目的,綜合性的取舍一些指標,一些沒必要的維度和步驟,可以省略。

例如要調研各個競品的登錄方式,可以不用關注競品的宏觀性指標,直接調研其登錄的方式即可。

4)競品分析報告的展現形式是多樣化的

不同公司,不同團隊都有自己的協作習慣以及信息的傳遞方式。

競品分析報告,可以是電子表格,可以是海報、PPT、Word文檔等等,只要能夠高效的把自己的結論傳遞給受眾人群即可,每種報告的寫作方式不同,特點也是不僅相同的。

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,信息是否能夠高效傳遞,而不是關注具體選擇什么形式來轉寫報告。

 

作者:兩只貓爸;公眾號:PMGrow ,我會持續分享更多自己的心得,與大家一起交流成長~

本文由 @兩只貓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未經作者許可,禁止轉載。
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議。

給作者打賞,鼓勵TA抓緊創作!

1人打賞

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:品牌行銷策略,產品行銷與設計,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-品牌行銷點點讚 »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