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現長期高效,關鍵在于學會“如何長期高效”

編輯導語:職場中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,要的是長期不斷的堅持;學習也有很多方法,根據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深究學習,自然能取得想要的成果;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如何學會長期高效的方法,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。

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,你不一定成為行業里面的TOP者。

我有一個朋友是做PR(媒體公關)的,幾年前認識他的時候,他問過我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,至今記憶猶新,他當時說:媒體公關到底有沒有前途,值不值得自己轉行,以后會不會和我做運營一樣,只能做著枯燥的數據分析。

我幾年前告訴他的原話:“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機會,不要去追風,堅持長期有耐心,把基本功的打牢,在領域做深,你就有機會”。

當時我也很年輕,盡管我自己都不相信,我還是把我的導師分享的話說給了他聽,沒想到他居然相信后傻傻的堅持了4年多。

前段時間在一次行業大會上偶然遇見,寒暄幾句詢問彼此最近發展怎么樣,得知他現在自己已經創業了,在做“公關自媒體”,運營了5個行業垂直大號,自己是公眾號的主筆。

關注他的自媒體后,順便添加了商務的聯系方式,當他們團隊給我發送報價單的時候才知道,他親自撰寫產業觀察稿件的費用已經漲到了單篇2萬的價格。

那一刻讓我瞬間想起了幾年前對話的場景,原來每個小有成就的人背后,都是通過大量的學習與刻意練習,將自己的某項技能做到了極致,自然也就脫穎而出。

一、關于有效的學習

無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,想做成什么樣的事,幾乎沒有一件是非常容易的;如果你大腦夠靈光,情商不算太低,愿意躬身入局,找到做事的方法論,踏踏實實去努力,總能為自己減少一些阻力和障礙。

而相反的越是浮躁,越是放縱自己,就會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,每天進步一點點,你離目標也就近一點點。

不得不說,現在的95后的確有很多很努力,但是得到的結果始終令人不太滿意。

甚至于身邊的90后也是一樣,回顧職業生涯的幾年,有的人自己創業做的風生水起。

有的人在大廠做起了高管,有的人依舊每個人幾千元的工資早上擠著地鐵,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回家的路上,想跳槽連溢價的能力有沒有。

我身邊0-3歲的職場人,經常會問我這樣的一句話:“領導,到底怎么樣的學習,我才能在自身的崗位上比別人優秀。”

我通常會反問他們三個問題——“你有自己的職業目標嗎、階段性規劃有嗎?你心中有想成為的那個人的畫像嗎?”

如果沒有,那就不要思考超越同齡人的問題,如果有,它大概長成什么樣?你不妨在腦中幻想下,先找到階段性目標是個人成長的開始。

我從來都不會告訴身邊的人你要“趕緊學習”,你要去聽哪位老師的課程,我一般都會分享給身邊的朋友,找到自己的階段性想要的目標,比盲目的學習更加重要。

目標是個人前進的動力,光有目標是不行,而且要找到有效學習的方法,那么何為“有效的學習”呢?

搜索引擎給出的定義是:幫助學生花更少的時間,收獲更多的知識,讓學生“學一知十”,同時有效的學習不是刻苦學習,不是灌輸知識,而是找到“體系”,進行刻意練習。

我把“有效學習”簡單定義為:找到某件事情背后的方法論,然后刻意練習,不斷地迭代升級、打磨,最后形成標準化的動作,減少后輩人摸索的時間。

在互聯網信息泛濫的今天,我們需要的并不是碎片化的東西,而是偏體系的知識結構。

當了解一個學科完善的知識結構的時候,然后找到結構底層的規律,再進行學習、復盤、刻意練習,才能達到想要的理想狀態。

我想可能有人經常會遇到這幾類問題:

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很短時間掌握一門技能,自己學的時候卻舉步維艱,為什么有人寫篇文章輕輕松松,自己卻如此的平庸不堪。

為什么有的人在某個技能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,最后卻還是不如身邊的小白,為什么有的人玩了一輩子斗地主,最后還是打不過一個年輕人。

而這一切核心原因的核心在于“套路”,如果運用專業術語我稱之為“方法論”“體系”,當自己積累方法論足夠多的時候,你會發現學習是一件如此輕松的事情。

什么是知識體系呢?

從個人學習的角度,方法論是一種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,里面包含對問題的拆解、分析等技巧,然后做一些列的方法研究,最后總結形成的一般性原則。

知識體系是指把大量不同的碎片化的內容,單個的知識點,進行系統有序,指向性明確的組合到一起形成結構。

通過這個結構,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某些問題,解決某些問題,而和體系相對的則是“碎片化的知識”。

比如你看到一篇“社群運營的文章”寫的特別好,你就會明白怎么做,這是屬于方法論,然而,也僅限如此。

因為一篇文章觀點相對比較單一,里面最多贅述幾個觀點,我們學會后忘掉也會很快,不能從點到面的讓自己掌握全部體系。

也就是說體系的東西更像一張蜘蛛網,能把各種碎片化的知識串聯起來,從而塑造我們看到問題。

就算當中的某個模塊缺失,我們也能因此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幫助自己繼續工作和完善流程。

我通常會這樣說,做事情要有“框架思維”、“上帝視角”,以更好的以為維度去思考現在所做的事情,你就會發現“只緣身在此山中”的困窘狀態。

如果你理解我上述所說的,找到個人階段目標,理解有效學習,尋找垂直學科的專業體系,理解體系,刻意練習形成自己的,那么相信你的成長速度將是倍增狀態。

二、如何構建方法論

很多人不了解方法論,他們在工作中很辛苦,但是最后還是碌碌無為,做事沒有結果,多數人對方法論有兩個方面的極端現象:

一種是無知而導致的非常崇拜方法論,覺得方法論就是最高的理論。

一種是一知半解而導致輕視,認為方法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,只是工作中的技巧而已。

上述我有說到方法論是什么,那么對于沒有方法論的人來說,遇到事情應該先找“方法”,在找“技巧”就相對容易些。

方法很容易理解,達到某件事情想要采取的方式和手段,比如我要寫套PPT,那么首先我需要找到模板,其次做好內容,再者進行套用。

你看這就是簡單的“方法”,相對于方法論而言,方法注重的是小過程,小MVP,技巧更關注的是細小程度,例如涉及到PPT當中的圖片使用、風格統一、字體大小標準化等。

如果按照方法論的學習,復雜度進行區分的話:方法論 > 套路 > 技巧 > 方法;定義雖然如此,但從使用角度,區別還是很大。

那么為什么是先找方法,再找技巧呢?

因為方法是基于目標拆解的最小單元,在最小單元中對應的是障礙也比較小。

基礎障礙容易解決,解決基礎障礙不要悶頭去思考,要尋找“前輩的經驗”。

前輩經驗往往是,“我告訴你”、就這么做是對的”,就像那句話所述,我們遇到的問題,百分之90%都已經有人解決了,只是我們沒有學會運用。

就像做PPT而言,我是怎么學會運用前輩經驗的,除了直接詢問上級外,大概還有這4個步驟:

  • 針對于問題的最小單元進行搜索引擎搜索。
  • 找到幾個不同的解決方案。
  • 匹配所有方案(PPT模板)中最合適的那個。
  • 自己親自去按照方法修改。

有了別人的方法后,我們才能去實踐,實踐中也就提煉出來了技巧,當技巧熟能生巧后,自己就能找到當中固定的套路。

就像出租車司機開車打方向盤一樣,當遇到紅綠燈他不需要太多思考,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點油門、打方向、踩離合等組合動作,這就是熟練的程度。

當然還有另一套尋找方法論的邏輯,當下屬遇到問題的時候,我就會采用這三問:是什么?為什么?怎么辦?

  • 是什么:一方面是定義了遇到問題的目標和具體的內容,另一方面清晰了解障礙的過程。
  • 為什么:下屬基本上會闡述出問題形成的因果關系,把目的意義做了簡單闡述。
  • 怎么辦?通過是一種反推式引導,幫助下屬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方案,有效的提問,可以細致完成邏輯鏈,反映出事物的整體結構。

比如我還會問更細節的一些問題,你最終想達到什么樣的狀況?滿足什么需求?制定哪些目標和行動計劃,你需要哪方面支持,實現目標的步驟和行動有哪些?

和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:新來的同事經常在做策劃案的時候無從下手,但是從部門內部會議的交談中,他新穎的想法特別多,比如展會要怎么布置、現場怎么好看、線上找明星合作、怎么傳播等等,可是一旦落地的時候就寫不出來了,怎么辦?

我通常就幫他們按照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辦三種場景去羅列。

首先我會帶著同事,我提問,你來答,你要做什么,做的東西是什么?做的時間是什么?做的主題是什么?

為什么要這么做,這么做有什么核心指標?這么做需要什么資源,哪些資源,一一羅列出來,線上還是線下,線上有哪些,線下有哪些?那該怎么辦?

先寫方案,有沒有一些方案可以參考?沒有了要去哪里找?付費社群?朋友?網絡等等。

如果沒有按照上述盤點的內容素材,自己能不能先出一個簡單的brief(工作簡報),然后學會用工作簡報找到核心思路,圍繞核心思路再去找“模板”。

你會發現這一系列完善的過程,就是找“方法論”的過程,中間一系列的問題,都有相對應的答案,這些答案就是小的方法。

當把每個像珍珠一樣的方法串聯的時候,自己動手做一遍,也就形成了“方法論”。

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的時候,你就會按照既定的“套路”完成標準化的動作,在動作進行中會越來越順,思維也會越來越敏捷,效率也就越來越高。

這一套體系,同樣適合工作中的多個場景,比如寫作、寫產品規劃、寫營銷方案等等,你只有歸納了每個“小點”的特征,用線串聯,就能找到方法論。

三、如何構建體系

在我看來,體系等于框架和邏輯的有效融合,框架很好理解,每個事物都有一個范圍和邊界,是由各分類的部分,層次組合而成。

比如寫一篇品牌的傳播稿,首先不是做內容,而是起好標題做好基礎基礎框架;在這個框架中,在構思細小的知識部分,那么構建體系是什么樣的呢?

它就像每本書的目錄部分一樣,有完善的單元,每個單元有不同的文章,每篇文章又有不同的觀點;而書中的觀點、目錄、小單元都是圍繞書名進行的,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知識體系。

我們再換個角度看體系結構:

大家看一本書,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,但快速了解一本書,和打通這本書的架構,有一個共同的過程,那就是先看這本書的框架,也就是目錄。

一本書的目錄清晰的為我們展示了這本書包含哪些章節的模塊,哪些模塊大致講什么,這個階段如果自己有框架思維,就比較容易進入作者的思考中去。

而我們閱讀一本書的過程,就是將書中的體系慢慢融入自己大腦架構的過程,本質就是將別人的體系重新建模在自己腦中,吸收有用的章節,補充成為自己的架構。

如何構建,特別是建立屬于自己的新體系,不是簡單復制別人的知識就可以實現的,自己從新建立體系是很難的過程,非厚積薄發不能達。

我大概總結了幾個部分:

1. 分版塊的的閱讀

只有大量的閱讀,才能有足夠的知識積累,最基礎的認知是要有大量且準確的知識點定義,層級清楚,才能把地基打牢固,并且集中精力先從一個版塊開始。

好比“社群運營一樣”,通過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幾百萬種說法,但如果用心觀察,你會發現關于定義也就幾句話就能把“核心”說清晰。

這一步,不難的在于大量閱讀,難的在于提煉和扎實功底,很多模棱兩可的定義都需要去花時間驗證和考究,缺少這一步就會導致根基不牢,后續整個體系的大廈搭建就容易“自我癱倒”。

2. 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接點

每個知識版塊相互之間都是有鏈接的,比如社群運營,社群營銷,社群增長,這一步也是比較難的環節,因為知識點眾多,也就意味著關聯性有很多種。

不僅需要考慮兩者之間,甚至于三者,四者之間的連貫性,這一步沒有充足的基本功和邏輯思維相對就很難完成,那么如何搭建自己的邏輯鏈條呢?

最簡單的方式是先找到兩者的關系,甚至于從崗位之間發現,比如你在公司做社群運營,隔壁負責營銷,你看看他的工作和你做的有什么不同,能不能融合。

當自己思考到這一步的時候,也就意味著你開始學會尋找兩者之間的核心關系,邏輯鏈條關系不完整,自己構建的知識體系就容易被別人推倒,無法形成壁壘。

3. 分層次的歸類

知識是一個系統,系統是需要各種要素完成的,歸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思維導圖呈現,將眾多知識點分層不同的層面,這樣就可以可視化的看到不同的結構。

思維導圖也是分解問題有效的方式,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,從是什么、為什么、要什么就能給他拆分。

我通常采用的歸類方式是“歸納法”,把相同的知識點放到一個枝干中,比如經常看到很多文章“這幾種運營方法要掌握”、“3種運營方式助力你工作晉升”,我都統一為“運營”。

最后會發現,在運營層面會歸屬到很多問題和解決方案,但需要注意一定不要跨“小學科”,從社群運營跨度到APP運營,那可能就會出現思維混亂。

體系是基于“方法論”之上,方法論是基于套路,方法之上,三者處于螺旋循環的狀態;當自己大腦中積累了大量的方法,也就意味建立體系就相對比較容易了。

沒有框架就無法做到知識串聯,沒有方法論就無法建立體系,另外,通過寫作讓自己內化,也是建立體系不錯的方式。

四、刻意練習什么

刻意練習并非大量的重復無用的動作,而是在每次重復的時候做好有效的反饋機制,我通常稱之為“復盤”,只有復盤,才可以及時調整和改進。

如果自己不是管理型人才,刻意練習什么?才能讓一個人成為領域的專家,筆者總結認為,練習技能加上杠桿,比如寫作。

技能的本身是自己生存的能力,比如你會寫代碼,你懂市場營銷,你做咨詢,這些都是每個人都會的東西,即使你花3-5年一直重復的做,每次都復盤,它還是沒有高壁壘性。

建立壁壘的核心就是學會給“技能”加上杠桿,我也稱之為放大器。

你把工作的方法論,體系通過內化寫作的方式輸出出來,它會形成一種復利,無形之中就放大了自身的能力,并且能收獲用戶關注,甚至堅持下去,還能做一些商業化的動作。

10000個小時定律在某些技能下確實可以讓人成為專家,但在互聯網時代,如果沒有給技能加上可以展現的場景,那也就埋沒了才華。

刻意練習道理人人都懂,但是為什么也做不到呢?

因為所有的刻意練習都是越過了“舒適區”,會讓自己很不舒服,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甚至長時間的辛苦付出,會反人性。

因此,練習什么是第一步,刻意練習是第二步,我給刻意練習加上了5個標準動作:

1)明確的目標

例如“每天練琴”這不是目標,連續三次不犯錯誤,是適當的速度彈奏鋼琴曲,這是目標,每周打一次高爾夫,這不是目標,每周將差點降至五桿,這是目標。

2)一定要專注

專注和聚焦一個技能,心無旁鷲的去AII-in,在心理學中,這也是鍛煉心性的過程。

3)找個老師

有一個導師或者教練,甚至于對手非常的重要,如果找不到,你也可以從內心給自己樹立一個形象,他就是我的目標,倒逼著自己去進步。

4)一定要復盤

不論是從工作中找方法論為了提高實效角度,還是給自己大腦儲備知識體系角度,沒有復盤的刻意練習不如不做,每一次的復盤是一次修正的機會。

5)保持動機

著手做一件事并不難,難的是長期的堅持,一定要強化自己繼續下去的理由,或者弱化下自己不能堅持的理由,動機是打心底讓自己前行的支柱。

6)建立模型

所有的練習本質都是為了建立模型,比如寫作、跳舞、唱歌、朗誦、敲代碼;你想做的很好,就要在練習中找到架構、套路,形成自己的模型,然后把這個模型形成自動化。

王興在飯否上有句經典的話:成功路上并不擁擠,因為能堅持的人真的不多。

每個領域最杰出的人,多半是刻意練習的高手,比如我開場那位做公關朋友的寫作,相信從來都不是一天練成的,很多人的成功不過是找對了方法趕上了風口加上長期的投入,你也可以。

五、寫在最后

光靠努力是不夠,方法很重要,當你把方法論精進到極致之后,再加上刻意練習,一切就成了自己的增長飛輪。

 

作者:王智遠;公眾號ID:Z201440;思維躍進,獨立思考,不知名上市公司互聯網學者,每周佛系更新,這是一個幫你提升個人價值的地方。

本文由 @王智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。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
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議

給作者打賞,鼓勵TA抓緊創作!

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:品牌行銷策略,產品行銷與設計,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-品牌行銷點點讚 » 實現長期高效,關鍵在于學會“如何長期高效”